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【小資存股回顧 ➂】21 檔穩定殖利率股公開 ! 初心者也能效仿「橋水基金操盤手」精神

自 2018/7/6 起,筆者實單執行「穩定殖利率被動投資策略」已超過一年

在本系列文的 第一集 的內容當中,將被動投資策略的原始概念重新整理

第二集,則是被動投資實單操作過程記錄。

本篇文章為第三集,筆者會追蹤目前最新實單績效,

並從「過去 8 年殖利率穩定 Top 50」中,挑出數檔筆者個人較青睞的個股,

納入觀察池。繼續看下去..

 

(贊助商連結)

 

截至 2019/7/30 最新績效 : +11.41%

筆者的穩定殖利率被動投資策略,

最初是於 2018/7/6 進場,目前投資組合裡共計有 8 檔股票

累積投資成本為 112,958 元,皆以零股方式買進

( 進場記錄詳情,請參閱本回顧文系列的第 2 集 )

因有部分個股未參與到 2018 年除權息,因此該年度股息為 0 元

截至本文撰寫日 2019/7/30,8 檔個股當中共有 7 檔呈獲利狀態

加計股息後投組淨值為 125,852 元,

總獲利數 12,894 元、報酬率 +11.41%  (未計出售手續費、稅)

詳細損益狀況如下表 :

( 註 : 股息人帳時,會被銀行扣除 $10 的匯費 )

 

回測以相同的條件,投入台灣五十(0050)

截至目前為止,筆者投入穩定殖利率被動投資策略金額與日期為 :

2018/7/6 : 70,349 元

2018/11/19 : 10,109 元

2019/5/2 : 32,500 元

假設以相同的條件,在同樣日期,投入同樣的金額到台灣五十(0050)

累計會買進 1400.4 股的台灣五十(0050),期間領到股息 3890.4 元

註 1 : 為使報酬率計算儘量精準,

因此筆者將股數與現金股息皆計算至小數點第一位

註 2:  回測情況為使讀者更易於了解,

買進台灣五十(0050) 的手續費、現金股息入帳匯費皆省略未計

 

✎  與台灣五十(0050) 比較 : 領先 4.82%

根據回測結果,投入台灣五十(0050) 截至 2019/7/30 也會呈獲利狀態

2019/7/30 台灣五十(0050)  收盤價為 83.20 元

加計股息後投組淨值為 120,753.8 元,

總獲利數 7445.7 元、報酬率 +6.59% (未計出售手續費、稅)

詳細損益比較表如下 :

 

納入觀察清單的 21 檔股票

筆者從籌碼 K 線「穩定殖利率 TOP 50」清單當中,

除筆者目前持有的 8 檔個股,另挑選出 21 檔股票列入觀察清單 

以下將這 21 檔個股的殖利率 Sharp、近 8 年平均殖利率、

近 8 年平均殖利率標準差列出,並加註個股簡析

供讀者進行研究 :

( 註:僅為個人研究心得分享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
( 註:僅為個人研究心得分享,無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)

 

投入金額多寡 : 可以「目標領息金額」來評估

「穩定殖利率被動投資策略」可組出穩定配息的投資組合

以筆者自身為例,今(2019)年整體投組的殖利率大約落在 5.7% 左右

若依筆者 先前所撰「理財迴圈圖」的概念

此投資組合可定位於「以創造現金流為目的」

若依照原回測的條件執行策略,初使即投入 100 萬元

而筆者是採分批投入的方式執行策略,

而投入金額累計要到多少 ? 建議可以「目標領息金額」來評估

假設 : 平均每月欲產生 2000 元的被動收入 ( 一年收息 24,000 )

以殖利率 5% 來計算,投組市值規模需達 48 萬

 

「分散收益流」降低風險

那麼,如果平均每月欲產生 5000 元的被動收入 (一年收息 60,000 )

以殖利率 5% 來計算,投組市值規模就需達 120 萬

雖然「穩定殖利率被動投資策略」有戰勝 0050 的潛能

但 120 萬全數投資在台股,萬一股災來臨,帳面上仍會出現大幅虧損

對此,筆者自身是採「分散收益流」的方式,

在投資組合當中納入美國市政債 CEF、美國特別股

來達到平衡波動風險、分散基本面風險的效果

其概念與筆者先前所撰 兆豐金(2886) 與 NVG 混搭實戰研究  是相同的

 

♘ 加入「雞尾酒投資 Bar」社團,最新資產配置文章搶先看 !

 

♞ 結語

對許多人而言,若手中僅持有 20 萬本金

目標年化報酬率 15%、每年穩定獲利 3 萬,或許可以輕鬆做得到

但若今天手中是持有 200 萬本金,

目標年化報酬率 15%、每年穩定獲利 30 萬,恐怕難度是完全不同

被動投資策略並非完美,但當本金規模增長時

它可以成為一種「解決方案」,在市場上拿到相對穩建的報酬

不過也必須聲明 : 筆者並非反對主動選股、擇時進出,

而是將「穩定殖利率被動投資策略」,視為「其中一條收益流」

 

而筆者為何確信採取「分散收益流」的做法 ?

其實這是來自於 橋水基金創辦人瑞·達里歐在其著作「原則」的啟示

書中寫道 :「好的、相關性低的押注可以達到平衡與互補的效果,

也就是在可接受的下檔風險之下,獲得更好的報酬」(原則,P79)

以瑞·達利奧的佳句來作為本系列文的結語,筆者認為再適合不過。

 

被動投資延伸閱讀 : 

懶人投資法的極緻 ! 4 檔「平衡型 ETF」 一舉包下全世界股債

 

按讚「雞尾酒投資 Bar」粉專,最新資產配置文章搶先看 !

加入FB社團

免責宣言

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,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。

 

(贊助商連結)

 

Be First to Comment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